请按Ctrl+D 收藏本站

网瘾治疗中心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网瘾症状 >

教师的某些教育方法也容易导致学生厌学叛逆

时间:2015-07-03 10:45来源:未知 作者:chenqi 点击:
 
教师的某些教育方法也容易导致学生厌学叛逆



 
我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人,除了我们的父母,就是老师,从小学到大学,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老师,教授的科目不一样,性格不一样,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也不一样,在不同的学习阶段,教师对待我们的态度似乎也不一样。小学的教师和蔼可亲,初中的学生因为容易厌学叛逆,所以教师大多强势和严厉,到了高中,教师们更注重知识的讲授,很少抓课堂纪律,但班主任的形象都深入人心。大学时期则又不同了,教师更像是朋友,真正做到了平等和开放。好的教师会影响我们一生,而教师的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也经常会激起我们的厌学叛逆情绪,它们通常是这样的:
 
1.过于明显的亲疏差异
 
面对班级中的几十个学生,老师们更喜欢那些上课认真听讲,捧他的场,积极互动,考试成绩也不错的学生,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,因为我们都是更喜欢那些也喜欢自己的人,但教师过于偏袒、重视某部分学生,往往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嫉妒情绪。当然,学生们不会承认这是嫉妒情绪,而是外化为对教师以及那些学生的排斥情绪,尤其是在教师做出一些明显不公平的事情时,比如全班同学都犯了某个错,但惩罚其他学生,不惩罚,或者轻度惩罚那些他喜欢的学生。教师的偏心会伤害多数学生的自尊心,这就像有多个孩子的家庭中,那些不受宠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不会爱他们的父母,没有得到,也就不会给予,人们的感情需要相互作用。教师必须善待班级中的每个学生,尽量公平公正的看待每个学生,那么学生也就会回报以尊重和配合,而不是厌学叛逆式的回应。
 
2.处理班级事件时不做调查就下结论
 
一般的班级中都有30到50个学生,课桌挨着课桌,床铺靠着床铺,学生大多冲动和任性,也喜欢竞争,他们很难像成年人那样成熟冷静的处理人际之间的矛盾,所以经常有争吵,有摩擦,严重的就需要教师加以干涉。教师经常要处理学生之间大大小小的矛盾,虽然不用像包青天那样“断案严明”,却也要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,否则很容易激起学生厌学叛逆的情绪。教师在处理学生矛盾时,最受学生排斥的做法就是“家长式武断法”,不进行了解和调查,听了事情的大概就下了结论,随意处罚不该受惩罚的学生,而纵容另外一些学生。教师的教育方法班级学生们都看在眼里,所谓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”,教师经常武断的处理学生矛盾,会逐渐失去班级的威信,乃至全班同学的反感和排斥。
 
3.不遵守对学生的承诺
 
教师对学生轻易许下承诺,事后就忘光,不去实现它们,这是最不当的教育方式,这一点家长朋友的身上也经常出现。比如许诺学生们,如果期中考试班级平均成绩达到多少,就组织学生出去旅游,或者放半天假等等,这让许诺让学生们兴奋不已,结果平均分达到了,教师却没有实践自己的承诺,学生空欢喜一场。不信守承诺是不负责任、甚至是欺骗的行为,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,也采用这种态度应对学习。
厌学叛逆是学生对教师、教育制度,以及家长的不满情绪的表现,我们要尽可能少的带给孩子心理上的伤害,用正确的言行引导他们成长。

 
上海心理咨询www.xinli315.com